有这样一段时间,总觉得事事不如意,想干啥却啥都成不了,一度有点颓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生的方向究竟在哪里。于是,歌不想学了,口琴不想练了,文字不想码了,画不想画了,甚至,话都不愿意多说了……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机械地上个班,按惯性做着该做的事。
就想这样懒下去,像其他人一样,不去做过多不切实际的梦想,我就这样懒下去怎么滴?!懒下去的日子里,觉越睡越多,脑袋越睡越沉,越睡越昏,人越来越没精神;上个班,上得毫无激情,只是按时钟一样机械地转着自己的圈;上班之余,躺着,扒拉扒拉手机,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时间从指缝中流逝,倒也没觉出有什么不妥,倒也享受这种“堕落”的日子--别人都这么过,我怎么就不能这么过?
一日,我照例躺在沙发上扒拉手机,扒到了一位高中师兄的圈里,细细一条条翻过去,里面记录了一些日常的凡尘琐事,有的很具有纪念意义,比如自己的生日,孩子的成长印记,与孩子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有时会有一篇跟他工作有关的长文的链接;有时是自己去国外演讲报告的日程安排;有时是自己研究项目的进展。我慢慢翻阅着,渐渐坐不住: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长,他的日常与常人无异,虽然年过不惑,事业也有成就(40岁不到就成为教授正高),但他依然在用他的勤奋书写着人生,用谦恭的态度与周围人相处,把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工作的心坦诚地呈现在每一个进入他朋友圈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优秀?一定是与他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的努力有关。我,目前既不能谈对社会大有贡献,也谈不上勤奋努力,那我凭什么不想努力却想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喂喂喂,时光正好,赶紧起来,还不到你偷懒的时候。我一个激灵从沙发上弹起来,赶紧打开电脑,赶紧码文字。
一次,在同学群里跟同学闲聊,我向大家丢出一个问题:你们的业余时间是怎么度过的?问题抛出去,群里一片沉寂,不久,卉回话了: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回话:你回答呀!卉不说,另外有同学给出了答案:看电视追剧,玩游戏,打麻将,扒手机。我不作答,默默退出群来,并设成消息免打扰。这是一个让我失望的答案,我无法苟同,无法认可,无法把她这个生活模式复制过来自用。看电视追剧,玩游戏,扒手机,这是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能做的事,我不想把这么美好的年华和时光大把花在这些事上,暂且留到以后啥也干不了了,只能做这些的时候再做吧。
上班工作,肯定是做,而且还要做好,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生活之源,也能证明我们工作能力的强弱。我们从事的工作也许并不是我们爱的,但工作之余的许多时间,由我们自己支配,完全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意,做自己喜欢的事,过出不一样的精彩。
有幸在闲暇之余去了一趟杭州,与一个初中同学见面。我们自初中三年同学之后一直没见过面。他是我们这届同学里成绩最好的男生,在浙江大学度过了他本硕博9年连读的光辉历程,我非常想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撑他走过这么多年。那天我们聊了很多,我却只记得他说的一句:把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不想优秀都难。一团纠缠在身边的谜雾就在一瞬间消失殆尽,我们为什么不优秀?因为习惯不好;就算有了好的习惯,因为没有坚持,也终将慢慢向懒惰的自己屈服!
缺少坚持,是世人都有的通病。早几年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体细胞会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诞生,新代替旧。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历时七年。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你就是你,你也不是你;我就是我,我也不是我。我愿意跟自己来玩这个有趣的游戏,把我喜欢的一件事坚持做七年,我想看看,七年后,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跟自己定下规定后,我更不能偷懒。
不偷懒,不向惰性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