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学期,新开了一门实验分析课,听高年级的师兄说,上这门课的李老师脾气极好,心地很善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关心的,她极少给同学不及格,这让我们非常开心,也安心了不少。
传言不虚,李老师五十来岁,为人极随和,脸上总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而且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班上不少同学去她家玩过,回来后也是交口称赞。稍微与她的慈爱不太协调的是,她在课上要求很严,反复强调操作要规范,读数要准确,态度要认真……但总的说来,这门课感觉很不错。
我感觉到不妙是从实验报告开始的,每次我总得4分或5分,李老师曾说过,这门课以实验报告分数来计成绩,共十个实验,每次满分为10分。如果我一直4分、5分下去,那就意味着我将不及格,难道我将成为那很不幸的“极少”之一?看看周围同学,都是7分,8分,甚至有鲜红的9.5分!这让我既羡慕又很有些恐惧。不过平心而论,我态度十分认真,报告也写得极规范,可分数总少得可怜,每次我都比上次更努力,但那不争气的分数死活不见增长。随着实验次数的减少,我的恐惧在一分分增加,最后,眼看及格无望时,我已经快要放弃了,只能寄希望于李老师发发慈悲。
充满恐惧的时刻终于来临。那是一个很冷的下午,我的心也跟窗外的严寒差不多。李老师在发完实验报告后说:“同学们,咱们的课快要结束了,可能大家都比较关心分数情况,下面我给大家通报一下实验情况和最后得分。”
李老师的话,句句如晴天霹雳,在我头上炸响,丢人现眼的时刻终于来了。我已经听不进李老师继续说什么,只是想想自己为这门课所付出的努力,心中也颇觉委屈,眼圈开始微微发红。47分,我已在心里算过无数次了,我应该是班上惟一一个不及格者,我的心在下沉,下沉,一直沉向那不可知的深渊。
等我回过神来再听时,李老师说:“你们绝大部分同学,数据都非常准确,跟教材也吻合得很好,实验误差很小,因此分数也比较理想。只有一位同学,分数不太高。”
刹那间,我浑身一震,我知道,马上就要点我的名了,我甚至已经听到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也完全想象得到他们在用何等不屑的眼神看我。于是,我痛苦地,深深地埋下头去。
但我没听到我的名字。李老师继续说:“这位同学态度倒非常认真,操作也很仔细,只是数据误差较大,跟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差太多。”突然,李老师提高了声音:“但是,他的实验结果跟我得到的实验数据很接近。同学们,我不明白,我带了三十多年分析课,但我很少得到你们那么精确的答案。事实上,以我们目前的仪器设备,实验误差应该比较大。但是,你们每个人每次的实验数据都那么准确,这只能有一种解释——你们的数据是根据课本凑出来或是编出来的,而不是你们实验中测得的真实数据。鉴于这种情况,我想班上有37名同学可以得及格,而那位坚持使用原始数据的同学,我想给他满分。”
听这番话时,我先是惊诧,后来逐渐有些震惊了。等老师说完最后那句话,我脑海中有过片刻的空白,接着,心中就被一股很汹涌的情感激荡着。我微微抬起头,两眼满含感激地望着李老师,李老师也正在看我,那温暖的眼眸中充满了理解、信任与支持。不知何时,泪水已模糊了我的双眼,只是,我知道,虽然我眼中有泪,但我已不必再低着头。
李老师接着说:“同学们,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将来都会成材。只是我想提醒你们,在成材前先学好如何做人,要对自己负责任,不要因为任何原因丢掉了你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诚实值一百分。”教室里良久无声,所有的人,包括我,都在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