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暑假去同学家做作业,那会儿没有空调,她妈妈一回家就抱怨天太热,脱得只剩内衣在厨房做饭。虽然是同性,还是觉得有些尴尬和匪夷所思——有那么热吗?一般人也会套件凉快点的睡裙吧?有次偶然跟我妈提起此事,她的反应是:那你得多讨人嫌,大夏天的还在别人家里待着,也没个眼力见儿早点走。
我愣了一下,头一次发现这个新奇的角度。等人到中年,疲惫一天想回家放松一下,推开门却见到一群小孩在吵闹或者一群老大爷在喝茶——都是家里其他人邀请来的,不得不收起脸上的丧气热烈问候时,就体会到那个阿姨的感觉。对于家来说,所有未被邀请的客人都是入侵者,尤其是那些到了睡觉时间依然不走的不识相者,让人心累。
最近有天下班后到家刚换上睡衣,外面有人敲门,说是居委会的,后面还跟着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居委会的人发放一个安全宣传通知,又说最近可能有人来电话调查社区安全状况,嘱咐多说几句好话。小孩是社区的小学生,有暑期实践要求,被安排跟着工作人员一起入户。带着小孩敲门,倒是能消除不少戒备心。等到当天晚上我看到一个家长发的朋友圈,讲参加活动的孩子真棒,由一开始的羞怯畏缩到主动敲门大方说话,还配上了三张现场图片……
蔡康永说,普通人找明星合影的时候,明星就是个道具,别人只管自己看起来美不美,至于明星有没有被拍丑,没人在乎,而且肯定是要发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普通人有时候也不小心成了道具,说不定还要做成展板,在社区的橱窗里展示。
我努力回想开门时有没有人给我拍照,若是拍了,怕也是“穷形尽相”。一般到了家,就会卸了妆换上舒服的衣物,除了快递没人上门——如今快递也多半放在楼下的快递柜里。这是大城市的好处,朋友都住得远,邻居都不太熟,谁也不随便上门拜访谁,除非有预约。不像我老家,老年人5点多就起床,6点就有人按门铃,到家里沙发上坐着聊天。中午回来有人在打麻将,晚上也随时有人串门。
经过那个阿姨的事,我变得十分敏感,去朋友家,但凡对方流露出一丝疲惫,就要赶紧走人。有年春节带孩子去多年未见的老友家,坐下不到5分钟,她便催着出发去公园,我便捕捉到了那种怕把家里弄乱的焦躁感,之后就不再去了。有心想提醒那个家长一下,删掉那些不合适的照片,想想又算了。显然别人也没有质疑过,就一直挂在那里,倒也没见到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