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集

蓦然回首,拜年唯存记忆深处

作者:九满 日期:06-21 17:06 字体:  标签:记忆 阅读:

  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我同样看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淡化、消失。

  不知是哪一天,也不知是哪一年。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悄然流失,有的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特担心老家过年的风俗变了,偶尔电话问起老家人来,他们以不容质疑的口气告诉我,那种习俗是老辈传下来的,当然在延续,只是气氛淡了许多,希望我能回来过个年,我应允着、回忆着、感动着。

  乡下过年的味道确实有意思,浓得像一团存封多年的老酒,我真想回乡下过个年,闻一闻那传承了几千年的甜酒就可以醉倒,遗憾父母都不在了,老家属于我的更多的只是精神符号了,怕是今生难有机会去乡下过个实实在在的年了。

  我生于乡下长于长下,乡下过年的趣事丰满了我童年的生活调色板,也正是这些趣事滋养着童年的我迈向一个又一个新年。

  正月初一那天,一起床,大人们再忙也要腾出手来给孩子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换上干净的衣服鞋帽,叮嘱一声别弄脏、别乱讲话,我们应允后便如开心的精灵、脱缰的野马到村前屋后玩耍,没人管我们去干什么,就算犯点小错,也没人呵斥,可尽心尽情地乐个够。

  初一是一年的美好开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一天,年味十足,连空气里都散发着节日的气息,不论刮风、下雨、落雪,拜年无阻。每家鞭炮开门大吉后,天大的事情就是笑容可掬地接待来拜年的客人。一声“拜年了”,原汁原味,没有任何阻隔,能让整个田野、小溪听得真切。晴朗的日子,甚至能传送到河的对岸去,因为我们时常能听见对岸传来的恭贺声。

  拜年虽有些传统色彩,却不能不说它是一种积淀了几千年的厚重文化,是亲人、朋友、邻里之间,一种心灵的交流,几乎达到了方方面面、边边拐拐。那种虔诚,那种真诚执着,现代人可能品不出个中味道,只是感觉好玩、好笑。

  说起来,拜年是项简单的礼仪活动,其中唯一的技术含量就是,嘴巴勤快一点,嘴巴甜一点,每到一家,叫声长辈好,给您拜年来了,再象征性地小坐片刻,接支烟,吃些瓜子、花生之类的食品,或喝碗芝麻豆子茶,就得赶往下一家,否则一天时间还不够用。我们村小,三二十户人家,跑得快的,大半个上午就将全村转个底朝天。

  乡下还有一个说法,“拜年要赶早”,差不多天刚蒙蒙亮,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就传来远远近近的“拜年”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开门爆竹声,散入春风满村庄。在那浩浩荡荡的队伍里头,一定有孩子们单薄的身影,在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丈量着拜年的乐趣。

  跟着大人们拜完年,孩子们围在某个墙根下、草垛边乐呵呵地神侃,都是谈些井里之蛙的见识,也会放些捡来的爆竹,“叭——”的一声脆响,炸开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菜色笑脸,稚嫩的心却如同纯净的云朵飞扬。

  多年以后,一不小心,我到了外地工作,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是,每到过年时,都市依然挡不住我的意念红杏出墙,我总是怀念乡下的过年。在乡下,在故乡,年才是年,年才有它原来的韵味。所以,每逢春节,我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乡下,回到母亲身边。虽然要坐十几个小时人满为患的火车,虽然待在家里的时间只有两天三天,我也会带着疲惫和兴奋匆匆往家赶,因为那里有我的母亲,那里有“正月初一是拜年”的习俗。

  很快,以短信、电话为首的网络部队压过来了,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城市,传统的拜年方式纷纷倒下,根基铲平,土崩瓦解,显得很荒凉,像是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打、砸、抢”式的洗劫。过年的气氛淡了,人们再也不用为说错话而提心吊胆,理直气壮地说出过去忌讳的话。

  渐渐的,连乡村的长辈们曾经的那些颐指气使与不可一世都熄灭了。往日庞大、生气勃勃的家族变得暮气沉沉。当一切以整体的方式沦陷,便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或另一个时代的诞生。总体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时间,也是观念以及心态。很多年轻人过年不回老家了,他们利用难得的假期开始了异域之旅:欧美或黑非洲。新年在别处。年轻人感受着不同季节里的年味。

  一些文明在延伸,另一些文明在掩埋,给未来留下了宝贵的考古可能。再过一百年,怕是找不到片言只语关于“正月初一是拜年”的记载。关于拜年,再过一千年,怕是这个名词也只能到词典里寻找了。

  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林立均是以中国传统文明的淡化为代价的,多少个像过年这样的传统节日,都被洋节的大潮淹没或淡化了。按洋节目前在都市膨胀的速度,再过一万年,寻找龙灯、春联怕是只能参观考古遗址了。那么,春节等千百年来演绎的风土人情也会随之消失吗?当然没有人告诉我正确的答案。

  我失笑起来,我们竟成了传统的合法的破坏者……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文学爱好者版权所有|赞赏
SiteMap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