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拾旧书时,偶然看到《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和当时记得笔记,思量片刻,忽然对教育方面有了些看法。
这篇文章是宋濂用自己年轻时求学的故事来勉励马生好好学习的。整篇文章突出的就是一个“苦”字一个“艰”字,那么学习真的是“苦”的吗?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至隋唐开始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努力学习,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由此可见,科举对人的影响是有多大!有些人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他们当然都认为这些苦是值得的。而宋濂则是用心去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爱好,而不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前者一些人的思想就是现在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想法,那么这些是好的吗?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又有几人参透这其中之意呢?人人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由于从古至今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许多家长都认为子女必须要好好学习,才能有所作为,也用来告诉孩子,让孩子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据统计,中国学生每天在校时间7.4小时,每年在校八个月,而美国每天在校平均2.3小时,每年在小时间五个月在这种差异下两国学生文化素养明显不同。大学生就业率也截然不同,据统计:中国普通本科生就业率仅达67.4%,博士硕士学位就业率也才86.2%左右,而美国一般大学一般学生的就业率就高达92.1%。而且这还只是从学历上谈的,还不考虑性别、学校类型、学校所在地等因素。据外国媒体称:“中国教育没救了”,“中国教育令人想自杀”等一系列言论,这也曾一度成为各界人士议论的焦点。
那么我们再来谈论各国教育方式。美国不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让学生自学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中,而中国特别重视基础教学,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基础知识,他们认为基础不学好何谈难的知识点这一说,进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现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大都不愿意收中国学生,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在培养教育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连丁肇中先生都说: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是因为传统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在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那么,我们中国教育该进进究竟该如何呢?
我理想的中国教育的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打破传统的“师说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前一天把第二天要上课的大致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下准备好。上课时由学生轮流说,并且让学生分别负责哪些内容,这样一节课下来既不会枯燥又不会无趣,而且还会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因为在人的大脑中会自然地接纳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能使学生在一节课中学到更多东西。如果一节课,有一个老师来说,那么底下的学生只会听到一种思想,但是如果有十个学生轮流说,那么肯定会超过两种以上不同的思想,这不仅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还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培养创新思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多么重要啊!我初中的学校叫肥东圣泉中学。学校正在进行一种“尝试教育法”所谓“尝试教育法”就是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还原本来的样貌,而尝试教育法的理论核心就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现在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后的大潮,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能够开放。才能够做到真正的开放。我想这就是圣泉中学为什么能这么快从小做大,从大做强,再到打造圣泉升级版的原因吧,但我认为还不够,因为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在此,我也想向各大高校提些建议:首先在学习时间和规划上做一些调整,让学生一整天下来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无趣。其次应该多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让孩子多实践,多看新闻,走进社会,亲近社会,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和将要发生什么,不能封闭在学校和书本中。我认为学校应当利用各种手段在在校的一天中抽出20到30分钟,在每个班级里播放一些新闻,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时事知识。我希望国家能够利用现有的教育条件,培养出更多的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