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读书,不是给我们的精神涂脂抹粉,而是让我们超越“知道”,感受“思想”。
我不反对电子阅读,现在我出门也喜欢在手机或者电子阅览器里存进电子书,利用边角料时间来看。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文字获得太方便快捷的时代,而人们又那么忙忙碌碌,所以,阅读经常是碎片化的,就像吃零食一样。现在,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一个人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个“知道分子”。就像零食只是食物的一种,即便一个人每天吃各种零食,他的营养肯定还是不全面的。今天,我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而是浪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可能变成了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
学会吃好的正餐,首先需要控制自己,这包括对零食式阅读的控制和对自己需求的控制。智慧的人是有控制能力、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有的放矢地去阅读的。当你不再忙于“知道”,而开始静心“思考”时,你就有了求知的方向。然后,根据你所关注的,去看有思想含量的书,这时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
我最特别最重要的一段读书经历,发生在上海。1975年,我从北大荒到上海修改我的长篇处女作《分界线》,稿子改完到出书的间歇中,有三个月的等待时间,我就住在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招待所。
出版社内部有个图书室,里面有些藏书是给编辑们作为参考资料的。图书室里所有的书架都安有玻璃橱窗,每个橱窗都上着锁。有个专职的图书管理员阿姨坐镇。经当时出版社领导的批准,我得以去那里阅读,但不可以借书出去。每天一早,我就到那儿去“上班”,那位管理员阿姨就打开书橱锁,取出我想要的那本书给我。我拿了书,就坐在图书室角落里一页页地看。夏天天气很热,记得图书室有个电风扇,我已经觉得非常幸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而不断变化的个人阅读史中,我读了弗洛伊德后才发现:人如果不能认识自己,根本就不可能认识世界。
读书是一种见效很慢,但对人生影响长远的事情。所有的阅读,都会在某个时刻和我们以往的经历产生化学反应。
中国人爱看报纸、时政新闻、娱乐八卦或是实用性书籍,但不太热衷于读纯文学、诗歌及文史哲。我想,这可能与大家的急功近利有点关系。只要能够有所“获得”,就肯“投入”——比如,走亲访友可以结交或巩固社会关系、对股市的关注可有微利或暴利、微信可以炫耀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购可以省钱……对这些“有用”的事情,大家都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反之,如果看起来没有用处的事情,人们就不“舍得”为此支付时间。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读书。因为阅读的收获在心里,何况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效果,或许永远也看不到什么好处。所以,阅读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往往很容易被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