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忘往期
公爹大人“绝尘而去”两周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恍如昨日。
老公是家里的老小,我们结婚那年,公爹六十六岁,大事儿完毕了,身体不太好又不善农耕的公爹毅然决然的“弃田归甲”,城乡两地生活,早起散步午后品茶,时不时还凑个局儿“赌上几把”,蛮逍遥的!等我们家大宝出生,公公婆婆就常住我家了,本来计划等老大上小学了,他们就回老家继续过清净日子,我们一不小心,多生了几个娃,所以呢,他们在苏州,一住就是热热闹闹的十几年。
尽管在一起生活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但在公爹“盖棺定论”的两年间,我还真寻不出他的哪些“不是”。要说对我的教诲吗,倒是有一次,仅有的一次,让我受益终身。
大宝满月不久的一个中午,老公做饭我打下手,一言不合我俩就“呛呛”起来了,嘴上斗不过,火冒三丈的老公就把拌好的凉菜连同玻璃大碗,“咣地”摔了,厨房地面镶的是磁砖,老公那时候年轻力壮,而且也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去了吧,反正那动静绝不亚于小时候过年放的“二踢脚子”!好家伙,跟我来横的,是吧,哪个还不是两条腿支起一个脑袋,谁怕谁呀!我手里正好拿着捣蒜锤子,瞬间就飞向厨房门的大玻璃,“嘁哩喀喳”,碎玻璃一地…“大战”后的第二天,公爹很正式跟我说:
“宝宝妈妈,我跟你商量点事儿。”
“啥事儿呢?”我心里忐忑。公爹不善言辞,而且老家辈分划分“森严”,小来小去的事儿都是婆婆捎话儿,老公公不轻易跟儿媳妇“交涉”的。
“我觉得吧,你们家的电视电冰箱,都该弄个铁栅栏…还有宝宝,我看还是带回老家养安全…”我面红耳赤。
至此,我改变了“战争策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虽然仍是“大战三六九,小战天天有”,但在保证人格领土完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减少“伤亡浪费”,休战期间“敌我”共同努力奋斗,家庭保持基本“和平稳定昌盛”,已有二十余年!
或许是我领悟错误的能力还算可以,或许我的“整改”公爹还算满意…反正公爹大人没再批评我,当然也没表扬过。这二十几年,公爹大人从老家到苏州,来来往往每年至少四五次,每次接来送往,公爹大人都是打我的电话,这方面从来没麻烦过他的亲儿子。而且,但凡知道我要回老家,他都会早早买回我爱吃的“豌豆凉粉”、粉条、粉皮。公爹大人走了两年整了,我家吃的,还是他老人家买给我的粉条儿…
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二、家国情怀
公爹大人十二岁从军,二十岁“弃甲归田”,二十一岁完婚,膝下四儿,六对孙子孙女,重孙子孙女一双,八十八岁仙逝。一生坦荡耿直,除了不善农耕不善营生外,没毛病!
1946年,我们国家正处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势不可挡,需要大批的青壮年入伍。个别基层的小老百姓的觉悟需要落实到户。公爹家兄弟五人,必须要有一人“中标”,大的三兄弟都已成家,都有女人护着动不得,老四“年芳”十八,单身青壮年,正中“标的”。不过据听说四叔公是个“贪生怕死”的主,扯着老娘的衣襟哭:“让老五去吧,他没成年不用上火线儿,我去了说不定就成炮灰了!~”想想当年的太婆婆也够为难了,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个能不心疼呢?公爹大人因为个子长的高,他“聪明绝顶”的四哥就给他多报了两岁,勉强够上了勤务兵的最低年龄限制,只有十二岁的小孩儿以十四岁的身份光荣入伍。离家的那天,公爹大人爬到了庄后的大树上藏着,还是被他刁钻的四哥给“抓了”回来…此去经年,战事频繁,音信杳无…太婆婆也许是忧思过多,在公爹离家三年后才五十几岁就病逝了,八年后公爹大人“荣归故里”,在自己亲妈的坟前不吃不喝,坐了一天一夜…
婆婆跟我讲这些“老古古”的时候,公爹大人总是一言不发,不评价也不褒贬,平静的仿佛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
十年前,公爹大人的四哥“归西”,按常理亲哥哥“百年”,弟弟务必到场的。一向随和顺从的公爹却一反常态,咋都不肯回去。
“不回去,庄邻会笑话的,做给活人看嘛!”婆婆急得团团转。
“我给你开车,到那里磕个头应个卯,就带你回来了,不费什么事儿。”他小儿子的话,公爹没拒绝过。然而这次,却不灵了。公爹不动也不说话。
“于家不仁,于国不忠的人,有什么看头!他不配!”我坚决站在公爹一边。
公爹静静的坐着,像磐石。
后面的三四天,他都没怎么说过话。
公爹大人从来不主动跟我们讲述那个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被晚辈们问急了也就轻描淡写的两句:“能活着,就挺好!”“当小兵苦,当大官难!都不容易。”有一个信念,公爹大人执着了一辈子,却从未说出口。他给自己孩子起的乳名“爱国、保国、建国,江”,轮到我老公为啥没继续叫“什么什么国呢”?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就斗胆问了一下他老人家,公爹大人淡淡的说:“五零年,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太苦-太难了!”然后他就一口接一口重重的吸烟,那浓重的烟雾似乎在赶我立刻离开,我知道他不想让我看到他眼中泛出的苦涩…
三、悲催的“中年生活”
公爹大人尽管离开军营许多年了,但他身上仍保留着一些军人本色。每次吃完饭,他总是把自己的碗筷刷洗干净,自己的衣服从来都是自己洗,无论在哪里,都是铁打不动的早起散步,在我看来更像“巡逻”,我婆婆说,部队里的号子可能种到他心里去了,不起来难受!尽管公爹大人起早贪黑,规规矩矩的劳作,家里仍然穷的叮当响,村里人暗地里嘲笑他,婆婆怨他,一群孩子饥肠辘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公爹大人也曾“奋发图强”,劳作之余到果园去捡掉下来的苹果,骑着破自行车到沿海地区贩卖,再把沿海地区的破鱼烂虾倒腾回来,到农村走街串巷!用我婆婆的话说,“麻袋片子做西服———终究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小本生意也赔的底儿朝天!尽管没赚到钱,但总算把婆婆的嘴堵上了,她认命了,再也不鼓动公爹大人“创业”了。
四、别样的“教育理念”
前几天跟一位好朋友聊天,说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一致认同“慈父多败儿”,但在公爹大人这里,算是“个例”。养大四个“皮小子”公爹大人竟从未对他们动过半个手指,也没吼过一声,在我看来,绝对是“奇迹”啊!我老公小的时候,跟二哥三哥睡一张床,三个人两个枕头,排在一起都能枕到,那时我老公人小霸道,非要自己独占一个,所以二哥三哥就合力,一起把他踹到床下!然后就打的“唧唧哇哇”,睡在隔壁的公爹大人竟然安然的“隔墙听虎斗”,婆婆说她忍不住,拿着笤扫旮瘩去一顿“恐吓”平息战争,公爹对婆婆说:“你去怪哪个呢,真理还不就是打出来的!只要打不坏,由他们去。”这育儿心态,真是服了!
公爹大人以他军人的胸怀“放纵”着他的男孩们,又以他的“不作为”,制约了男孩们的各种顽劣。贫穷治愈了懒惰,贫穷培养了自尊,贫穷逼着他们个个早早成熟自立。三个哥哥相继盖了房子成了家,公爹大人也“负债累累”了,把“贫穷”推上了“至高的境界”,像一座大山,重重压在我老公的头上!你不是“霸道吗”?你不是“能耐吗”?你不是“不服吗”?看你怎么“翻盘”?!“考上大学是他唯一的出路了!”公爹大人明示!小学里还天天逃课的老公“幡然醒悟”“奋起直追”,他成了他们那届初中生中唯一一个没有复读直接挺进高中的学生,读高中时因为营养不良学习强度大,几次晕倒在厕所,但还是幸运的考上了第一本科——长春地质学院。我老公第一次上学的路费,是他的老师和好朋友给拼凑的,家里根本给不起生活费,那时候大学生国家每月发几十块钱的补助,这点补助不够一日三餐,所以大学里他基本上靠着最简单的两餐度日。穿衣服更是五花八门了,三个哥哥会偷偷的给一点,更多的是同寝的同学,老乡周济。看他大学时的照片,他会告诉我,这件紧巴巴的夹克衫是穿于世彬的,那件有点骚气的格子衬衫,是刘玉涛的,还有一条瘦的跟鸡肠子一样的裤子,是他初恋的女同学送的…。周末出去打工,搬家、抬钢琴、擦油烟机,暑假去工地。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他在学校的运动场上“叱咤风云”,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因为成绩优秀,毕业时大学老师千方百计劝他留校任教,老公还是婉言谢绝了!他要脱贫,他要实现他的“百万富翁”的美梦!所以贫穷并不能完全限制想象,反而贫穷让老公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让每一颗脑细胞都迸发出最大的能量!
所以用心研究过教育学的我,还是特别膜拜公爹大人,他不吼不叫,不急不躁,不闻不问,居然培养出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塑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品格,他改写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也给自己创造了富足安逸的晚年!
不得不佩服,公爹大人教育孩子的“手段”,够狠够准,令晚辈“望尘莫及”啊!
五、公公大人,永生!
尽管公爹大人对待自己四个儿子的教育“忍隐”的近乎残酷,但他对孙子孙女们的爱却是“柔情万种”哦!
我家大女儿小的时候特别顽皮,她知道爷爷喜欢看京剧,总是在爷爷看的入迷的时候,“咔的”关上电视,然后两手掐腰歪着脑袋看爷爷,爷爷咂咂嘴,刮一下女儿的小鼻头,扛起女儿就往外走,得了逞的女儿“咯咯咯”的笑个不停!晚年的公爹大人有点耳背,一次女儿们跟爷爷电话聊天,告诉爷爷她们在洗鱼,爷爷听成了“孙女们想吃鱼!”没过两天,老爷爷就给孙女们送来了一条一米多长的咸鲨鱼干,足足吃了两年半!
公爹大人走后,我婆婆经常跟她的儿子们说:“你大大,一辈子无能,让你们从小缺吃少穿!也没给你们留下一丁点儿家当。”
与我而言,老公办公室里陈列的,公爹大人留下的多枚“战争纪念章”,便是万贯家产,他留给我的“寥寥几句”的教诲,便是可以传世的家宝。
公爹大人,永生!
2022年10月1日凌晨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