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中学生早恋

作者:佚名 日期:12-16 10:12 阅读:

  中学时代足人生中多梦的季节。而随着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早恋的梦幻也会悄然而至,给中学生带来一份幸福甜蜜和苦涩烦忧兼容的礼物。这也是对心理和情感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你必须冷静以待,稍事浮躁就会被她束住青春的翅膀。

  一、早恋的体验几乎人人都有但大多数不过是“单相思

  每一位心智健全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有情感使者暗叩心扉,对异性同学产生依恋之情,习惯上,我们谓之为“初恋”,对中学生而言,这叫“早恋”,但是,这个时期的“早恋”几乎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或许,你已对你的心上人“爱”得入迷,但他(她)却全然不知,甚至他(她)也同样对另一个她(他)“爱”得发疯呢。

  一些过来人,许多年以后,当年的中学同学们聚会在一块儿,也不免侃谈起“初恋情人”。令人吃惊的是,有几位同学同时“爱”着同一个人,而自己则被另外的人“爱”着,却一直不得而知。于是大家不免感慨一番,哈哈一笑,也就尽释“情愁”了。因为我们知道,那时的“初恋”虽然纯真,但毕竟肤浅。

  我这样坦白地讲,无非说明“早恋”的体验几乎人人都有,没有什么可怪的。如今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而且“早恋”的年龄提前,“早恋率”随着年级递增。一所中学的学生会和团总支曾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初中一年级的“早恋率”为18%,初二上升到27%,初三陡增到40%,高一达到51%,高二达到68%,至高三则已有72%的同学都找到“意中人”了。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心心相印”,即彼此都知道对方心事的同学至高中三年级仍不足20%,绝大多数的“早恋”都不过是“暗恋”,也就是“单相思”。

  二、“相思”是一个黑色的精灵,千万别让它见光

  “相思”本身是纯洁无邪的,不需要因为“恋”上了谁而惭愧和害羞。但足,一定要记住:即使是两厢情愿,“相思”也是一个黑色的精灵,千万别让它见光。要用理智和意志去降服它,而千万不能屈服于它,或足在它的诱惑之下轻举妄动,否则,准会跌一个大跟头。高二时获得市级数学竞赛第二名的学习尖子桦,就有过这样一段痛苦的经历。当桦获得市级数学竞赛第二名之时,声名大噪,一下子就收到了5封女同学的“求爱信”,而他从高一入学就醉心迷恋的文娱骨干妮也在其中。这就如同“一石击破水中天”,令他的心海波涛翻滚。他本来是一个聪明—正进的好小子,对“早恋”的危害也略知一二,所以本来打算把妮埋藏在心底,至少等高中毕业后才会表露的。但是,在度过了几个失眠之夜后,他终于没能够拒绝一个少女的纯情。于是,悄悄地互通问候,偷偷地约会,两个少男少女自觉“爱”得生生死死,山盟海誓地说了千百次。然而,在这情感的波涛激荡之中,桦的学习也像一只小船被颠簸飘荡着,成绩每况愈下。老师急得不行,但却找不到症结。眼看高考就要到来,桦才收敛一些,想突击上去,可是晚了,虽使尽浑身解数,他也只考上了专科线,眼看着同学们欣喜若狂地接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桦简直无地自容,痛悔不已。然而,世上能买到后悔药吗?

  事实上,在“早恋”场上,结局如桦,甚至比之更可悲者还很多很多。有的同学本身成绩就不好,只不过徒以“早恋”弥补生活快乐,直接导致了厌学风的蔓延,有的逃课,有的偷了家里钱,“私奔”。有的同学则遇到了“铁心人”,苦苦追寻而不得,在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管教时,竟以死“殉情”。据1995年5月31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早恋”正足导致青少年自杀的第二位因素。有的同学则不懂得尊重“意中人”,疯狂追求,胡搅蛮缠,竟致使用暴力和武力,不仅给“意中人”造成恐惧、痛苦和伤害,而且也最终毁了自己。诸如此类,林林总总,虽不能详述,但结论足肯定的,如不把“相思”驾驭住,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结局总足可怕的。中学生,毕竟还足孩子,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但还没有“爱”和“被爱”的责任能力。

  三、如果能正确对待,“单相思”也是甜的

  其实,“单相思”也有甜蜜的一面。如果心是纯洁的,她就会给你带来幸福的体味,直至感染你终身。这里用得着普希金的一句诗:“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美好回忆。”我经常读到一些讲述初恋故事的书,那里面都是精美的散文,虽然那些初恋都是单相思,大都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那一份份在许多年以后仍然永不退色的情感,常会令人感动得流泪。

  而且,“单相思”,乃至于失恋的痛苦,处理得好也会变成发愤的动力。科学巨人诺贝尔就是把失恋化作动力的榜样。16年前,我的一位同学杨也这样做过。当时,杨“爱”上了漂亮的女同学英,而且,从高一到高三,“爱情”与日俱增。但是,杨毕竟是一个农家的孩子,深知自己与“吃商品粮”的城市小姐之间的鸿沟有多么深。所以,他没有贸然表白。他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以高考录取通知书作为“情书”。于是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看起来,这个动机似乎足幼稚可笑的,但的确给杨的学习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在他眼里,英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举动,跟他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他的鼓励,鞭策着他在学习上登上更高阶梯。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考上了大学。这在1979年,在一个山村学校,该足多么不容易啊!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杨最终没有向英发出情书,但至今,这“初恋的童话”仍然时时强烈地在他心中激荡。谜是一个动人而美妙的故事。如今“单相思”的同学们不妨认真地领悟一番,这对你正确把握“初恋”、把握人生也许有好处。

  四、初恋情结更需要得到老师、家长的宽容和引导

  中学生不应该沉迷于“早恋”,社会、家庭、学校、家长、老师也有责任制止中学生的“早恋”。但这不能单靠简单的说教,也不能武断地加以粗暴干涉,而应给以更多的宽容和正确的引导。

  曾有这样一个老师,逮着“早恋”的学生就大做文章,当众公布“求爱信”,无情地讽刺和挖苦患“单相思”的少男少女。也有这样一些家长,暗中翻着孩子的日记,密切观察孩子的心迹,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施以严厉的惩罚。不可否认,这些老师和家长的愿望还是好的,因为他们反对孩子们“早恋”。但是,粗暴干涉是“早恋”的大敌,它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雪上加霜,伤害孩子的情感和心理,从而导致孩子们以逃课、辍学、私自外逃甚至以自杀相对抗。心理学家指出:“早恋,足引发青少年自杀的第二位因素。但导火索正是‘早恋’导致了老师和家长的粗暴干涉。”

  因此,对中学生的“早恋”应施以和风细雨般的宽容和正确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加强生理学和心理学教育,加强恋爱观和恋爱道德、恋爱责任的教育。

  首先让中学生打破对“早恋”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其次要教给他们从“早恋”的迷雾中解脱出来的种种良方。我们的责任并不是把中学生心中的“早恋”赶尽杀绝。而是控制它,不让它蔓延,并培养他们自身的“抗体”和免疫体系,使他们安全越过感情世界里的这一段危险的心理历程。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中学生 早恋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