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真实地记载着:
明朝的开国皇帝——我们中国封建朝代里最有成就之一的朱元璋这一位大皇帝,就是有这么一段很是令人称道和值得回味无穷的过程:他从17岁—20岁这个时候,就在那茫茫苍苍的社会里当了真正的三年乞丐,饱受了社会与生活的磨难与人世间的冷暖与苦辣酸甜涩。他在这个期间伴随着那个时期的战乱与灾荒,伴随着那一群群流民和蓬头诟面的男女老少一起饥寒流落,毫无定居,苍天为被,大地为床,真实再现了那一个“与春花同落,秋草同腐”的情形。遍走了安徽的合肥、河南的信阳、固始、临汝、淮阳,鹿邑,然后再回转走安徽的毫县、帛阳等地,三年来就这样在街头餐风露宿,沿街乞讨,挨门求助,受尽了风霜血雨的侵蚀,更是饱受了人世间的欺辱,一时心境不愈而言,一时的人生苦辣春秋。就这样让他感受到了许多生活的千姿百态,深刻了心地上对生活的无穷梦寐以求,感受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和万般的珍惜,传奇了他的一生。
于是,他就卧薪尝胆,他就吃苦耐劳,他就忍辱负重,他就含辛茹苦,他就奋发努力,他就不辱使命,他就坚定不移,他就不负众望,他就收罗难民,楷杆起义,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他就毅然地投奔了当时郭子兴所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军队伍,当了一名义旗下的步卒。具有聪明头脑和军事非凡指挥能力的他,仅两个多月就被郭子兴提升为亲兵九夫长而调入了帅俯宫地里,视为郭的心腹,并得到了郭的信任而把养女马氏欣然地作主嫁给了他为妻(马氏——就是后来有名出众的为国分忧的大脚皇后马夫人)。从此,就这样使他历经了千辛万苦和许许多多的浴血奋战,开辟了他一个人生的崭新纪元。终于,他率领起义队伍奋勇作战,推翻了昏庸的元朝皇帝,蹬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称帝之后,就时刻牢记着这么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过程,而且以此为自己当朝的警事,时时在告诫自己,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中深刻地回忆了这三年来的那些情景:
“……终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跪,仰穷崖崔簋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侠佯。西风鹤泣,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读起这么一段斑痕血泪的文章和碑文一般疼痛石头的记录,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朱元璋的苦难经历而感到了许多言不由衷和共同的万分赞叹,真的在他所叙说的词语中,在他所罗列的景象里,感到了心地沉沉而凄凉万分,仿佛中就飘忽在那乌云压人,叫人情形难看而难以窒息和温饱的天地之中,饥寒了许多心身所给予的那些悲惨景象,不由得在光和水的缝隙里思索不断。
就当今的时代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个过程。年轻人是不会相信的。
不管你信和不信,这就是历史,就是有这么一个人站在历史的颠峰之上。
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段——三年的乞讨生涯,才使他不堪回首,敬而感怀,奋发有致。成为朱元璋人生的最好见证和人生奋发的动力,对他创造帝业的帮助很大:少年的朱元璋就这样在乞丐的生活过程中大开眼界,收益非浅,在苦难的时光和风雨中结识了许多江湖上的各路好汉人物与知心朋友,增长了许多人生的处世为人和计谋办事的见识,也让他在许多经历中增长和丰富了人生的见识和经验,更是从中深刻地体会到了饥寒给人所带来的那些欲望与信念,同时也造就了他勇敢坚定、果断坚强的性格,以至他心地上所包罗的那些猜忌、残忍和奸诈的心态行为。更是让我们真实地看待了一个时代伟人的形象和封建时期人心所具有的那些胸怀……所有这些,奠定了朱元璋成就大业的最终条件。
坐上皇位的朱元璋,虽然对待其下属的官员要求很高也很是苛刻残暴,但是,在对待他的子民方面还算是一个很宽容和体惜的帝王君子,很能够在许多方面体贴到了百姓的艰难处境,能够在许多方面的一些做法上量力而行,带头楷模,力所能及,老百姓还有有口碑的……。为此,朱元璋在当朝的一天里,曾经对他的近臣宋濂说过这么一段很精彩的心地执政箴言:
“秦始皇、汉武帝好神仙,宠方士,妄想长生,末了一场空。他们假使能用这份心思来治国,国怎会不治?依我看来,人君能够清心寡欲,做到百姓安于田里,有饭吃,有衣穿。快快活活过日子,也就是神仙了。”
所以中,有就这样以身作则,时时警醒自己的生活与行为,对人生的乞求和生活上的感悟是深刻和实际的,同时对小民心态的思欲就很自然地比别人体悟更深了,尽管成为万人景仰的皇帝了,仍旧做到“生活比较朴素,讲究节俭,不喜饮酒。”这,就是三年乞丐生活的经历给他所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
于是,我就有许多联想和感触,当今的许多官员们是否可以引以为戒,处身所想,在自己的那些腐败思想与意识行动上深刻反省和借鉴呢?
于是,我就在朱元璋的身上(读)看到了许多闪光的因素和希望所在。
于是,我不可能说有了这么一个经过都能够当皇帝,那就另当别论。
于是,我就希望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
----2010.4.30日狂草于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