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书

作者:佚名 日期:12-07 13:12 阅读:

  父亲是我们童年的英雄、少年的暴君、青年的朋友;父亲他将会是我们壮年的牵挂、中年的担忧老年的回忆。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强调母爱的力量,但事实上父爱的力量同样重要,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费尔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更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

  我们的父亲很少对我们说“爱”这个字眼儿,也很少做出爱抚的表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父亲的公式化的形象永远是:“严厉、刻板、不苟言笑。”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们偶尔流露出一点舐犊之情,哪怕是一句像似是责备却是叮咛的话语、一瞥皱着眉头却是关注的眼神、一个伫立良久的背影,就能使我们敏感而渴望的心灵震撼而永志不忘。但愿他们也能明白尽管我们善于表达,但在每一个做子女的心目中父亲也有他温柔可爱的一面。

  父亲呀,你的叮咛就是一件保我安然过冬的棉衣呀,奉献永远大于索取,无从算清你的爱到底有多深多重,走遍天涯也走不出你目光的天广。

  父亲呀,我已接过你手中的火把,以另一种方式点燃自己,梦不再失途。

  父亲,我也掂量出了脚下那块土地的重量。

  我的父亲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只上了几天私熟,但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记得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看到父亲在晚上,总是捧着一本比砖还要厚的书,借着煤油灯微弱的灯光痴迷的看。白天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不管是多么疲劳,晚上看书这个习惯他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父亲吃完饭,喝过一瓷缸茶水后不慌不忙的打开他专门放书的箱子拿出那本厚厚的书,翻开十几页后将书合上,就开始连续几个小时的说书。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父亲说的书叫什么名子,也不知道书里有什么好东西,每天晚上都吸引那么多的人来我们家听父亲说书。有时,我出于好奇的也听上几句,什么刘备、张飞、赵云什么的。长大后才知道,父亲说的那本书叫《三国演义》。

  从我上小学的那天开始父亲就不在说书了。他对我们说:“娃都上学了,再说书会影响娃们学习了。”那时候,广播里面开始播刘兰芳说的评书《杨家将》,它给我们村子里爱听书的人减少了很多思念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写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一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

  我从小学到高中,父亲那本边儿已经磨得发白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多少遍,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记得我在县城上高三的那年寒假,我从同学处借来一本《红楼梦》让父亲看,父亲将《红楼梦》拿在手里,小心翼翼地翻了几页说:“我看《三国演义》入迷,看过一遍还想看,越看越想看,别的书我看不进去了,这就叫百看不厌吧!”

  父亲到了晚年,最爱听的一句话就是:“你家出了四个大学生!”

  在去年的冬天,我突然接到小妹妹打来的电话说:“父亲这次病得不轻,恐怕不行了。”我接到小妹妹的电话后,开了一夜的车赶到医院。父亲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看到我站在床边,眼睛一亮,他张了几下嘴想说什么,但没有发出声音。我俯下身子将耳朵贴在父亲的嘴边。父亲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他仍然断断续续的说:“孩子,我没有给……给你们留下值钱的东西,只给你……你们留下一本书,你是他们的大哥,那本《三国演义》……留给你,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十四岁的那年我在一个煤矿当矿工,有一个……说书的,他连续在那个矿里面说了……一个多月,我对照他说的故事,用了一年的时间,把一本《三国演义》给顺了下来,这本书里有一大半的字我都不认识。我上私熟……一共不到半年的时间,能识几个字啊?”

  父亲的声音慢慢变小了,小得我再也听不到了。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就在我要返回省城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拿出父亲不知看过多少遍的《三国演义》,她还没有说话就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看着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父亲为了儿女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父亲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