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为自己受用

作者:文摘 日期:09-13 16:09 阅读:

  读书是自己受用之事,故而多读不算荣,少读亦不可谓耻。多读如果不求甚解,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则犹如漫游十里扬州,玉堂金殿,虽珍奇满目,眼花缭乱,却徒手而归;少读如果彻底,读而思之,却也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提高修养

  读书要学以致用,故须读行如一,若日日诵读圣贤之语,行的却仍是自家思想,这等读书虽闭门十年,破卷五车,亦无所用。

  读书譬如生命,数量与质量不可兼得,之于生命,唯愿保证质量之时,再求数量,如此方为不枉来世上一遭。读书亦如是。

  读书不妨杂,杂则面宽,但杂须有度,要杂而不乱。

  读书者既要自知,又要知书。知书故能瞻前顾后,统筹全局,知何处为精华,何处为糟粕;自知故能寓读于乐,人书合一,知精华之所以为精华,糟粕之所以为糟粕也。

  读书者要知修养之由来(积累)与特性(不可伪装性),如此方知“持之以恒”为读书之要义。

  读书者之于读书切不可失去主见,盲从别人,人读亦读;也不可受书中连带(即所读书中提到的其他的书)之影响太甚,要结合自身,有自己的方向,如此方能时时有在读之书,刻刻有待读之书,否则不可谓为自己读书。

  读书者要有疑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圣贤之谈也;然疑心太重者,则如人之无信而无所立也。

  读书者之于所读之书,须有精读泛读之分,精读者,须能背、能写、能讲、能用;泛读者,懂则即可。此等事虽小,然却非易事,唯精读泛读并行共用而不生乱者,方为善读之士。

  读书者之于序言后记,不可轻视。序言者,或介绍、或评论,或作者自录、或请人捉刀,多中肯之言也;后记者,概多言成书之过程,读之亦颇有益处。

  读书者要善治文,并将所读之精气贯注其中,否则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气一旦成焉,则万劫不复!

  读书者须知读书乃是对自身的追问,心有此念者,可称之曰智也。

  读古人文章,学其精气神者为最上,耽于其辞藻者为最下。舍本逐末者,长此以往,文虽至工,骈散收放自如,然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读古人诗词,既要原古人之初心,又要出其初心。原其初心故能得其精髓,获其真谛;出其初心故能灵活致用,与时俱进,否则僵死一团,日久则糜烂也!

  读古人文论,要知自身修为,修为不够则读之若醉酒,浑浑噩噩,不知所云,徒弭再读之念,故修为不够者不可强之;然修为足者则不可不读,否则生不知天高地厚之念,如此修为则百年如一日,少有所长。读书论、画论、诗词论亦然。

  读古人札记,凡精要处必用笔录之,如此读完,则至死不碰此书可也;然事后对所录之精华,要时常温习,否则为无用之功。

  读古人传记,必要有自惭形秽、相形见绌之念;然之所以要有慧眼者,盖因传记中所录之事例与所传之人多有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之处,更有甚者朝代不符;故读此类书籍,书中所彰之修身养性定要潜意勤勉之,至于事例是否出自所传之人,要有怀疑念头,如此方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

  “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涉水,肆意酣歌”,读书可谓天下第一等乐事。然世上好书甚多,读之难尽,而劳生有涯,故而每每偷得一时半刻,局促与斗室之内,埋头与深灯之下,便觉此等辛劳是值得的,此等乐趣也是无穷的。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读书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