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

作者:千海江 日期:02-13 01:02 阅读:

  她出生于中医世家,她的故乡,在河南安阳浚县小河公社(现为小河乡)王村,听她说话口音,和我们当地人有所不同。她,就是我们家隔壁邻居千陈彪的奶奶,我们都叫她二奶奶,因为陈彪的爷爷在他们弟兄们中间排行老二。

  上世纪三十年代,浚县贫穷,人们没得吃没得喝的,生活极苦,二十多岁的二奶奶心胸大,带着父亲传授给自己的中医技术,只身到黄河南岸行医谋生,适逢千陈彪的爷爷在黄河南岸当火车货运押车员,他们便经人介绍相识并成婚。

  我对二奶奶的印象,大都定格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因为那时我还没有离开家乡。那时,我们家和二奶奶家隔着一堵一米多高的土围墙,因为围墙的确是太矮,二奶奶只要出现在院子里,我就能看到她活动的身影。

  她常年头上戴顶两边缀着白玉扣的黑色帽子,身穿天蓝色带襟衣,缠足的小脚上穿着黑色平绒布鞋。虽然已经是老年人了,又是传统的小脚,走起路来也不方便,但她常常是屋里屋外,在小院子里忙这忙那,从不闲着,感觉她很是勤快。

  她不仅懂中医,制接骨丹,接骨,贴膏药,正胳膊脱臼(我们老家叫捏胳膊),且还懂八卦,看风水,驱邪,做接生婆,正因为她有了这么多的技术,尤其是中医技术是祖传秘方,邻居如果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意过来找她,她也乐意给乡亲们治疗帮忙,在村里有着很不错的口碑。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们村从村西到村东三里地,仅东大队部有个小卫生室;距离村东两公里外的乔庙公社虽有个卫生院,但有点远,乡邻们谁家孕妇要生孩子了,多半是找接生婆来帮忙。

  冬天天气再寒冷,即使下雪天,要生孩子的家人,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谁过来敲门请她去接生,她都愿意去,从不推辞,说走就走,不知道她接生了多少个小生命

  孙媳妇李美丽说:“奶奶名叫王继梅。我刚结过婚那天回娘家,回来看奶奶不在家,像是刚吃过饭,连饭锅都没有来得及刷,一问家人才知道奶奶是到商村接生去了。平时,还有冯丈村她也去,人家拉着小平车来接她,条件好的来辆毛驴车、马车接她。”

  她帮忙接生从不收钱,基本上都是帮人家把小孩接生完了,人家感到过意不去,于是抽空去供销社买条毛巾,或者是买一包红糖,亲自送上门来对她表示谢意。

  另外,街坊邻居,谁家人摔胳膊断腿了,人家就到她家来找她,她用自家的祖传秘方熬膏药,配制接骨丹,打石膏板,为村民医治摔胳膊断腿。正因为如此,平日里在她家里,村里的大人、孩子,远的近的,甚至还有周边邻村的,来来去去,进进出出,时常不断。

  二奶奶有根长杆老旱烟斗,过来叫她帮忙的人多了,太累了的时候,她就拿出来装上烟丝抽几口。有时候,孙媳妇李美丽看到她太累了,就主动帮她用香油等几种中草药熬膏药,配制接骨丹。孙媳妇李美丽说:“那时我还怀着肚子里大女儿盼盼,快要生了,两只脚蹬着铁碾槽,晃荡了一槽槽碾碎的中草药面儿,治小儿积食,奶积,妇科炎症。那年六月天,我马上要生盼盼了,晚上半夜,村上有人敲门来家叫奶奶去帮忙接生,我就赶快起来给她包裹接生器械,剪刀、典氟、酒精棉球,打包好才放心。隔一天,我就生了盼盼。”

  童年时,二奶奶不仅给我正过手腕,还给我们家驱过邪,这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记得一个星期天上午,我在后小庙的老撑杆井边玩耍,爬到井边那棵柳树上,撇下一根柳树枝拧柳笛吹,从树上爬下来也没有摔磕碰到哪里。不料第二天下午放学时,一条腿疼得我几乎走不成路,硬是忍着疼痛,含着眼泪才回到家里,母亲找了止疼膏药贴上也无用。看我疼痛的样子,母亲就去找隔壁邻居二奶奶。不一会儿,二奶奶就迈着小脚,颤巍巍地来到我们家,她给我母亲说:“是不是让啥东西给缠上啦?”她走到我跟前问:“这几天你都到哪里去啦?”因为星期天玩耍的地方多,我一时想不起来,陈彪奶奶就看着我,面带微笑地说:“不扯急!不扯急!你慢慢想,这两天都去过哪?”经她的启发,我终于想起在老撑杆井边柳树上撇柳枝的事,并说了出来。二奶奶就不再问我啥,而是和我母亲嘀咕了几句话,我没有听清楚意思,她就回家去了。

  晚上,天已经完全黑了。

  我躺在床上,还没有睡着,就听到母亲和父亲那很低的说话声,话的意思是,母亲用剪刀剪上几个纸钱,让父亲趁着天黑,到老撑杆井边的柳树下烧掉,说说让柳树原谅小孩子不懂事,多有得罪之类的话,父亲便出门了。

  说也奇怪,当晚父亲到老撑杆井边的柳树下烧了纸钱,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的腿就不疼了,让人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还有一年的秋收,生产队里分了些玉米棒子,我和母亲一起用小平车拉了回来,在院子掀车卸玉米棒子时,用力过猛,右手腕脱臼,疼得不行。于是,母亲带我到隔壁院子找二奶奶,二奶奶刚好就站立在院子的门口,她站在那里,连坐都没有坐,用左手托着我脱臼的手腕,右手捏着我脱臼的手,就那么一扭一拉,随着几乎掉眼泪的瞬间剧疼,我脱臼的手腕就被正好了。

  她还经常给孙辈们讲故事,我也常常凑过去听。

  她讲的故事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讲的《大拇指故事》。除了讲故事以外,她还会说很多比较顺口的歇后语,街坊邻居们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我第一次回老家时,就发现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总觉得她的去世,对于我们街坊邻居甚至三里五村的乡亲们来说是一大损失。在我们村里,多少年来,类似像她这样的“多面手”还是第一个。我想,在我们千村,再也不会出现像她这样的“能人”了。她在那个年代的出现,村史上还属个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去世时是新世纪千禧之年的冬天。

  据说出殡那天,下了一场大雪,雪非常深,皑皑白雪铺盖了整个豫北大地。她的娘家人从豫南赶来送葬,跟在灵柩后面是一步一磕头,当时抬灵柩的乡亲们四班换班都走不动路,像是天地不想让她走,也想挽留她。

  二奶奶年纪大了,在临终前的一天,曾把孙媳妇李美丽叫到跟前说:“我看咱家只有你能把我这手艺传下来!”说罢,她拿出两本很厚,已经发黄,前后掉了封皮的两本中医老书,递给了美丽,希望通过孙媳妇将家风美德传承下去。

  村里,在我所知道的缠足老人中,能活过七、八十岁的都很少,二奶奶却活到了九十二岁,用家乡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长期积德行善的结果”。

  我亲奶奶因病去世较早,我似乎从邻家二奶奶身上找到了亲奶奶般的温暖。尤其是童年,我渴望身边有来自老人们的抚爱。我是个知道感恩的人,那时没有现在的文字表达能力,想向二奶奶表达却表达不出来,如今虽然写出来了,但几段文字又岂能表述完她的一些事来。

  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二奶奶的音容笑貌,还有她给人帮忙的情景,便犹如电影画面般浮现在我的眼前。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奶奶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