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邮湖畔历史上曾经孕育过马汊河,小河口与王桥三大文明古镇。这里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水陆交通发达,集市热闹非凡,盛极一时。随着时代变迁,小河口和王桥古镇逐渐衰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唯独马汊河古镇以较为完美的面貌保存下来,成为高邮湖畔一颗耀眼的明珠,不得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马汊河,天长东北三十里许,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水,东枕高邮湖,南临洋湖,北依白塔河,古有“泽国”之称。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过去它曾是东西交通必经之路。那时每天古镇码头有很多船帆来来往往,街上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据清张宗泰编撰的《备修天长县志稿》记载:“汀溪、三荡同镇。东为三荡,西为汀溪,总名马汊河。”马汊河当时经济文化中心在汀溪,故马汊河,后人又称“汀溪小镇”。
记忆中,小镇古时有一街四巷,随着时间推移,现今小巷只能依稀寻找到一些痕迹,而主街道保存完好。街长1里许,宽约3米,青砖铺面,东高西地,呈S形走向。
当初设计者为何设计成“S”形?关于这方面问题一直流传三个版本,非常有趣。据老一辈子人说冷兵器时期街道当初这样设计是为了遮挡从湖上来的湖匪射来的弓箭,便于人们撤退,减少伤亡;也有人从建筑美学角度解释,街本身短小,如果笔直的,一眼望到头就没有“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感觉了;而风水学观点认为,“直则气冲,曲则有情。”所以街道设计采用阴阳太极图中间线S形,隐藏一定玄机。我认为这三个版本都有一定的道理,体现了设计者独具匠心,高深的智慧。
倘若你走进小镇,你会觉得老街古朴幽雅,仿佛时光错落,一切显得那么安静。街道两侧民居灰墙黛瓦,参差错落,鳞次栉比。建筑布局基本为前庭后院,虽有毁有建,依然保留明清建筑风格。不过同时你会发现临街屋舍大部分人家开间不大,五架梁结构,多则一两间,少则半间;只有极少数人家门面三到五间,七家梁结构。每户人家基本都是双开暖窗,窗头朱木装饰;家家门前挂一对红灯笼,招人眼目。透过每家大门可以看到院子或深或浅,有的院中栽一株老梅,或墙角栽一两丛青竹,或一株芭蕉。简约不经意的点缀,宛如国画素描一样,使小院充满着诗情画意。
参观完古民居或许你心中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街上建筑的规模都不大?其实这与明清时期等级制度是有关的。小时候听邻家一位老先生说,明清时代对住宅建筑有许多限制,只有官员才可以享受三间七架,而庶民不能超过三间五架。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规模相对较大的民居过去基本是官宦人家,或者后来兴起的商人住宅,而规模较小的则为庶民百姓。当然现在也有人认为,小镇寸土寸金,由于有衰有兴,经过几百年更迭,房屋主人不断更换,最终形成今天民居这个格局,这也不无道理。
小镇人们的祖先大多来自高邮和苏州一带的移民,经过许多年代的变迁,虽说都居住在高邮湖畔,我们这里人说话与周围人稍有不同,有鲜明的特点。明显的例子就是发音“L”和“R”分不清楚,比如“人”读成“棱”,“肉”读成“漏”,还有阿拉伯数字“2”读成“啊”,“堤”读成“提”,所以小时候我读书,常常被其他同学笑话。人们如何区别街上人和乡里人,一听我们说话口音就立即知道你是哪里人了,特定的咬字成为人们识别汀溪小镇人的一张名片。
生活在小镇的人基本为半耕半商,非常勤劳。小镇的人因田地少,基本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从我记事起,六七十年代,大部分人家除在街上做些小生意,还有做货郎习惯。这些人要么卖菜、要么卖挂面,或者烧饼之类,他们挑起货担走小关,闯小河口、赶菱塘,下天长,四处叫唤着去卖货,五更出发,日落而归。到了晚上,人们也不知道劳累,无论从事手艺的人家,还是从事蔬菜行业的人家,都要备足货源,准备第二天买卖,有时能忙到半夜,甚是辛苦。
小镇的人们也有娱乐的时候,他们不管岁月多么艰难,总以不同方式寻找生活的乐趣。
那时不像现在,人们可以上网聊天、或者发抖音、打游戏甚至到KTV飙歌。当然只有烧饼店之类场所往往是人们聚集娱乐的“窗口”。休闲的时候,男人们一碗清茶,然后买一两个烧饼,大家聚在一起,听上一段大鼓书,或者地方上老人讲一些老街故事,无非是“甓社珠光”“仙墩炼丹”之类,当然有时为了找乐子,也有人讲一些所谓“段子”,接着你一句,我一句,往往引得哄堂大笑,屋内屋外充满快乐气氛。
还有就是玩纸牌,俗称“花胡子”。印象中,四个人围坐一张四方桌前,桌上摆放一只精致的像船一样的器具,里面装上自做得纸牌。然后三个人各自从船中抓牌,其中一个人面前放着一把算盘,等牌胡了,那人吧嗒吧嗒的就在算账,至今我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不过几个老者光着脑袋,戴着老花眼镜达拉在鼻尖上,算账时候几个头凑在一起直摇晃,怪异的表情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现在都觉得可笑。
女人们也有娱乐的时候,尤其到冬季,则三五一群、四五一堆在门前一边晒太阳,一边纳鞋底。大家七嘴八舌,唠嗑着东家长、西家短。开心的时候多情的大嫂还哼着水乡小调“小妹妹,坐门前,哥哥你梦里牵,一针针,一线线,妹妹我心难平……”往往羞得小媳妇红了脸,大姑娘动了心。那时因为物质精神都匮乏,人们就这样打发一天的时光。
不过小镇人除了勤劳、会生活外,也很开明的,眼光看得远。尽管艰苦岁月穿不暖,吃不饱,很是重视孩子教育的。
“在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不读书。”这是小镇当时口头流行的一句话。一个家庭哪怕吃了中午没有晚上,家长也要把坛子米掏空,然后煮一顿饭给孩子吃饱上学;大人穿的再破烂,也要买几尺布给孩子做件像样衣服。所以那时小镇孩子无论在哪个学校读书,吃的最好,穿的最好,“乡下”学生都羡慕这些“街上人”。
当然小镇人对教育的重视也得到回报。从小镇走出去的人,目前在全国各地多领域的人才也不可小觑。有人把汀溪小镇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初步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小镇人口不多,但优秀人才却是在当地占的比例最高,称之为“汊河现象”,一时“汊河现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如今的汀溪小镇,当我再次重回故里时,已成为天长市最具代表的水乡之一。人们休闲娱乐、假日旅游、户外采摘,汀溪是选择的最理想之地。这里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充满着魔幻般魅力,也给当地带来了无限商机。
汀溪小镇就像一杯老酒,越品越香。我一直思考,一个地方的兴衰,固然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但汀溪古镇能如此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且如今再焕发青春,这与汀溪的人有关。正是汀溪人的包容、开放和执着,才使汀溪的古老建筑得以修缮或重建,汀溪的水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古朴、安静、深沉、含蓄和美好的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