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眼神

作者:韩名利 日期:01-03 16:01 阅读:

  在寒冬腊月即将黎明的牡丹桥上,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发出阵阵怒吼声,它让偶尔路过的车辆,疾驰着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几盏还未曾熄灭的路灯,在狂风中依然坚守着这片寂寥的阵地。它微弱的光,虽然没有远处高楼大厦霓虹灯的俏丽,但也足让那些为了生计而需求光亮的人,内心再次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洛阳牡丹桥下临时工聚集地
洛阳牡丹桥下临时工聚集地
(拍摄于早上5点40分)

  虽然桥上寒风肆虐、冷气逼人,但是牡丹桥下的劳务市场里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作为城市临时用工的聚集地,每天都有大批的企业、建筑商、小包工头和个体户,来这里雇人干一天或者是两天的活。因为有了需求,所以才造就了这个露天市场,虽然西工区政府几次都想把它取缔,但在具体实施中都没有推行强硬的政策,只是让劳动监察大队和交警,不定期地告诉大家,在路边接活时既要注意交通安全,又要注意打工时的自我保护,避免因讨薪、工伤等出现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一位五六十岁的农民工,不知是何原因独自坐在展板下抹眼泪
一位五六十岁的农民工,
不知是何原因独自坐在展板下抹眼泪

  在这里来回转几趟,我发现在这里打工也分许多派:年轻力壮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骑着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站着或者是蹲坐着聚在一起,车前挂着用三合板要么是废纸板写的招牌。上面用黑漆和红漆醒目地写着:水电维修、家庭装饰、家用电器的维护和保养。虽然他们出来的也很早,可他们却不主动揽活,要么是玩手机,要么是三、四个人聚在一起打纸牌。等有人走到跟前主动咨询,他们才站起身来开始漫天要价地应答几句。他们的收入,是这里务工人群中最高的,一天如果没有二三百元,他们宁可坐在这里耗时间,也不愿降低自己的身份去挣一二百元。而那些来自周边县城或者是城市近郊的人,年龄稍大一些的又分为一派。他们手里拿着铁锹、大锤、洋镐等,证明了他们是最低人一等的苦力。装车、卸车、临时房的拆迁、下水道的清淤,这些都是他们最愿意干的活。由于家庭的贫穷,而他们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在要价时并不算太狠,一天能挣个一百五六就行。这些人来的最早,每天早上四点多就到了这里,直到天快过午依然坚持不懈地等活干。年龄是他们接不到活的最大障碍,可他们却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只要有车停下来,他们就会一窝蜂似地围住车主,死缠活缠地争抢着表达自己有的是力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十几位五十多岁的女性,拿着安全帽在谈论工地小工的薪酬
十几位五十多岁的女性,
拿着安全帽在谈论工地小工的薪酬

  在这些人群中,也有一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她们的年龄大约在五十岁左右。她们站在那里什么也不拿,健壮的体格就是她们什么也能干的象征。脏活也好,累活也行,哪怕是施工现场搅拌水泥砂浆当小工,只要你给的价钱合适,她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干”。在准备干活之前,她们也会提出自己的条件,比如说是否有车接送,中午管不管饭,工资必须一日一清等。至于干活中的安全保障,意外事故的赔偿等一些问题,她们却从不去谈。不是她们大家没有想到,只是为了有活干,为了不吓走雇主,她们只能是干一天算一天。万一在干活中发生了轻微的小事故,她们有的人会自认倒霉,而有的人也会用祈求或哭泣来求得雇主的怜悯。

一位农民工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雇主的光临
一位农民工一边吃着早饭,
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雇主的光临

  在这里干临时工的人又很多,最多时我感觉有一千多人,最少时也有四、五百人。由于干临时工的人员,在此处过于的集中,让宽阔的牡丹桥头也显得十分拥挤,路过的汽车、摩托车不得不减速慢行。偶尔有一、二辆汽车在此停下,几十号人就疯狂地将汽车紧紧地围住,挤在前面的人扒着车窗和雇主讨价还价,站在后面的人就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如果挤在前面的人,没有和雇主谈成,后面的人就会更加拼了命似的往前挤,他们多么希望自己能争取到这次打临工的机会,这或许能解决他们家庭温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几张大铁锹来证明他们依然能老骥伏枥
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用几张大铁锹来证明他们依然能老骥伏枥

  从黎明时就要在这里等待,而且还是漫长无期地等待,幸运的话能接到活干,如果一天接不住活干,就等于白耗了一天。这一天,不仅一分钱没有挣到,而且还要赔上自己的饭钱和住宿费等一些必要的开支。谁都不想这样做,谁也不情愿这样做,可这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这是既没文化也没一技之长的工人经历的时代!

评论
4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期待 眼神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