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与、清明节、寒衣节合为三鬼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由来】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
如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古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祭祀,“七月半”源于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
【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的民间习俗较多,每个地方也会有所差异。其中比较普遍的是:
一、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二、祭祀先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除用酒菜等祭祀以外,还焚烧纸钱、锡箔等供先人在阴间享用。
三、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演变而来。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四、吃鸭子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五、祭祀土地和庄稼
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六、放天灯
放天灯,一种说法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霉运永远也回不来。
【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或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或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或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十四或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一年一年的中元;一岁一岁的牵挂;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追思。
这一天,我们与先祖对话,感念终生难忘的哺育之恩,重温血溶于水的凝重情感;也勾起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追思……
思念之情千秋索,祈祷逝者长眠阙。
虽然离别是人生的一个必然节点,那我们希望当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没有痛苦、没有病魔,没有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