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宁愿你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育儿 日期:10-07 09:10 阅读:

孩子,我宁愿你输在起跑线上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01-

  儿子今年幼升小,在他幼升小的这个暑假,我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

  虽然教育部办公厅发文治理幼儿园“小学化”,严禁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可是很多家长着急啊,身边处处都是这样的声音:不上学前班,不上幼小衔接班,孩子到了小学怎么能跟得上?

  从去年升入幼儿园大班开始,身边就有孩子开始转换赛道加速奔跑。

  大班一开学,班里好几个孩子都不见了身影,一打听,都是去上社会机构开办的学前班了,家长美其名曰让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其实谁都明白,是为了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有抢跑的优势。

  每每遇上家长们一起聊要不要上学前班,要不要上周末的幼小衔接班时,我总是云淡风轻地说:孩子就该慢慢来,按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不想人为剥夺他一年的幼儿园快乐时光

  虽然表面云淡风轻,其实我内心也被周边家长们的焦虑裹挟,有些担心我的“慢慢来”,会不会让孩子一开始就落后于他人。

  在幼儿园大班这一年,班上几乎一半的孩子都去上了周末的幼小衔接班。

  暑假前夕,好几个幼小衔接班开暑期班,剩下那一半没上过的孩子也大多都去学习了暑期幼小衔接课程。

  我仍然坚持初心,没有让孩子学习任何小学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经常有家长告诉我说:“我的孩子在幼小衔接班已经开始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了。”

  孩子奶奶也好几次用不无担忧的语气告诉我,孩子班上的这个小孩、那个小孩都在暑假背上书包去幼小衔接班上课了。

  我和一个闺蜜聊起这件事,我说做出不上的这个决定,真的需要很强大的内心,没想到闺蜜马上来了句:你现在去报名吧,还来得及,我直吐槽她动摇军心。

  我的坚持,让儿子有了幼儿园大班一年的快乐时光,有了这个能自在玩耍的暑假。

  无论外界有多少压力,我都在内心坚定地对孩子说:宝贝,咱们不急,成长的路上慢慢来,妈妈时间,也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静静地看一朵花慢慢盛开。

  -02-

  龙应台的文章《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一段话。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

  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和我一样,早早就读过,内心也曾被柔软地触碰,暗下决心要像龙应台一样允许孩子慢慢来。

  可是,很多父母明知孩子该“慢慢来”,却偏偏就是做不到。

  那天带儿子去上画画课,孩子们在室内涂鸦,家长们在外面聊天。

  我拿手机刷朋友圈,刚好刷到画画班一对龙凤胎宝贝的妈妈,前一天发了台湾作家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我还没有全看完,就听到了这位妈妈的高谈阔论:我搜集了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几十首古诗,都打印出来了,我准备让我家两个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把这些诗全部背会,你们谁需要的话,我可以分享哦。

  我很想问一句:现在把小学阶段的诗都背会了,那小学时需要背诗的时候做什么,继续超前去背初中的诗吗?

  很多家长都像这个妈妈一样,嘴里说着,朋友圈晒着孩子该慢慢来,转头就让孩子去学习不属于他这个年纪该学的知识,过早地用稚嫩的肩膀承受本属于未来的学习负担。

  到底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被剥夺了慢慢成长的权利,我们的家长明知孩子该“慢慢来”,却就是做不到呢。

  -03-

  有了孩子后,一夜之间发现,身边到处都是“牛娃”们的传说。

  同事家的孩子小小年龄钢琴已经过了十级。

  闺蜜家的姑娘在某知名的艺术团学舞蹈,去年上了省台的春晚,今年据说要上央视春晚了。

  就连邻居家那个和你孩子一起玩大的小孩,也要去参加市级围棋比赛了。

  回头看看自己家那个嬉笑着求亲亲求抱抱的孩子,虽然也上了几个兴趣班却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你不由得焦虑从心头升起。

  于是,很多人在这种焦虑的裹挟下,像电视剧《虎爸猫妈》中赵薇扮演的妈妈毕胜男一样,不得不拖着孩子奔走于各种兴趣班,各种培训班中,希望孩子能领先同龄人,最起码不要落后别人太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亲子教育调查现状》显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

  中国家长们的焦虑,是孩子“慢慢来”的最大死敌。焦虑的家长,养不出“慢慢来”的孩子。

  在《虎爸猫妈》中,小小年纪的茜茜,最终在妈妈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中,在妈妈过度焦虑带来的巨大压力下,没有如愿成为“牛娃”,却得了抑郁症,没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谁都很难不焦虑。

  心理学家说,适度的焦虑也是一种力量,过度的焦虑属于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异常危险。

  带着过度的焦虑去教育孩子,非但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相反还会揠苗助长,扼杀了孩子本身作为一个自由生命的无限可能。

  -04-

  做不焦虑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有一句话叫做,你都没有看过世界,怎么会有世界观。

  同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想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就一定要做学习型父母,不断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只有当你的知识足够丰富,你的见识足够多,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判断出什么是对自己孩子最好的。

  大家都听过:三流的家长做保姆,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一流的家长做榜样。

  想要孩子能符合成长规律,慢慢来不着急,家长首先要做好榜样,内心笃定,做好自己,做事情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律。

  一个今天听说别人都在学英语,就赶快给孩子报了英语辅导班,明天听说奥数必须学,不管自己的孩子适合与否二话不说就拖着孩子去上奥数的家长,自己做事情没有节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怎么能养出有自己节奏的孩子。

  想让孩子慢慢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把孩子当做家庭的重心。

  中国式家长特别喜欢为孩子付出,更是以这种付出为骄傲,我为你牺牲了事业,我为你放弃了自己的社交和娱乐,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

  当一个家庭中最重心的人成了孩子,最重要的事是孩子的学习时,孩子的压力该有多大,很难做到慢慢来。

  不把孩子当做家庭的重心,爸爸妈妈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该工作工作,该旅行旅行,该社交社交,孩子在这种轻松自在,各司其职的氛围里,自然会从心里放松下来,能不疾不徐地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育儿路上,那些抢跑,狂奔的只是一时领先而已,孩子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是:笃定的内心,拥有自己的节奏,这才能让他遇事不迷茫,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坚持到最后。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努力做不焦虑的父母,悦养孩子,静待花开。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孩子 宁愿 起跑线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