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班上有个同学小莫,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
有一段时间,班里总发生奇怪的事情,不知怎的,大家就锁定小莫为这一系列事件的嫌疑人。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大家看待小莫的眼神,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小莫也感觉到自己成为了大家的怀疑对象,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解释过。
怪事还是偶有发生,但小莫始终气定神闲,我行我素。
他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怀疑他。
后来,小莫转校了。他走后,那些事情还是持续发生,而大家对他的误会,自然也就解除了。
几年后,一次聚会上遇到小莫,谈及此事,问他当年为什么默不作声地背这个黑锅。
小莫很坦然地回答,莫须有的东西,怎么解释得清楚呢?就好像一滴墨水滴到了纸上,你想去擦干净,结果越描越黑,倒不如不解释。
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你一个交代,事情会水落石出。
当时听到他这番话,不由得诧异于他的成熟,同时也开始理解一句话:永远都不要向别人解释你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急于向别人解释,解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做过什么样的事,生怕别人对自己有误解。
但其实,这种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懂你的不需要解释,而不懂你的人也不会相信你的任何解释。
很多时候,解释也是需要成本的。
与其无谓地浪费时间,倒不如专心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
-02-
我们总是习惯于向外人解释自己,却往往忘了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然而人活一世,是为了做自己,不是为了解释自己。
你想坚持原则,不妥协时,别人在背后议论,故作清高;
你想戒掉游戏,努力学习时,室友泼冷水,别挣扎了,又是三分钟热度;
你心血来潮,想学习一个乐器,或者想买个品味独特的东西时,旁人迫不及待给你贴上“伪文艺”的标签……
有时候,无力的解释,会让你发现,人与人之间像咫尺天涯般遥远。
他人一个否定的眼神,一个不屑的态度,就会让你费尽心思的解释化为泡影。
渐渐地,你也就学会不再为了他人而解释自己。
谁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自己,所以,你只要按照内心所想的去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够了。
-03-
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在门口遇到一个客人,他们攀谈起来。
客人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一年到底有几个季节。学生回答,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一年只有三季。
他们为此争执不下,这时孔子从屋里出来,他们就向孔子求证。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学生输了,但他很不服气。等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询问孔子原因。
孔子回答,刚刚那个穿着绿衣服的人是一只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
夏虫不可语冰,人与人之间的三观、背景都有所不同,你和别人理解的往往不在一个层面。
有些时候,向不理解你的人解释,只是白费唇舌。
所以,不是你不够好,只是没有遇到对的人而已。
刘同写过这样一段话:
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人生真的不需要太多解释,从现在开始,你要有坚持做自己的觉悟,要学会把时间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唯有如此,到最后才可以说,这一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