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的会客厅坐着五个人,其中有四个人坐在一起,两男两女,一对年轻的男女和一对老人,其中年轻的女子脸向外,低着头。而在三米外的窗户旁边还坐着一位农村打扮的老汉,魁梧有力,沉默地坐在一边。
初诊接待员过来,递给我一份初诊接待记录表:赵晓燕,25岁,初中文化,已婚。来访者求助问题一栏里写着:结婚一年不让老公碰,觉得恶心。
我将来访者小赵请到咨询室。来访者只是低着头,在我再三询问下,她才说话。她告诉我,外面有她的公公、婆婆,还有他的丈夫,坐在窗前的是她的父亲。他们从外地农村来到这里的医院看病,因为她不和丈夫同床,结婚三个月就逃出去打工了。这次她回来要求离婚,但是双方家长和丈夫都不同意,还带她到医院看病,医生说她没病,是医生介绍让她来做咨询的。
她告诉我,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小时候看到父亲经常暴打母亲,因此她对男人很恐惧。她的这门婚事也是父亲一手包办的。父亲以四万六千元聘礼将她嫁出去。男方一家对她很好,但她对丈夫一点感情也没有。现在父亲不愿意将聘礼还给人家,自己是死也不回男方家!
看来来访者小燕是被男方父母、丈夫和自己的父亲逼迫着来做咨询的。来访者内心恐惧,情绪紧张、焦虑、绝望,有自杀倾向。根据这种情况,我认为小燕固然有心理问题,但当下要解决的是如何面对因没有感情而痛苦的婚姻状况。
我明确地告诉来访者,没有爱情的婚姻,无异于强奸,这种厌恶、恶心的感觉是正常的。由于男女双方都是成年人,自己选择的婚姻是继续、是解体,都应该是自己的事,要靠自己来解决。如果自己的力量达不到,可以借助当地妇联寻求帮助,但这不属于咨询师的咨询范围。可小燕只是低头垂泪,沉默不语。半响,说了一句:“看来,我只有一死百了!”
鉴于人命关天,我约谈了小燕的丈夫。他是一个性格温柔但懦弱的男人,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当着小燕的面,他几次眼眶湿润。他说,他们一家都很喜欢小燕。他和小燕虽然在家里办了婚事,但两人没有领取结婚证。小燕的冷漠和不辞而别,让他感情上左右为难,明知道小燕不喜欢自己,但怕自己的父母承受不住打击,为了他的婚事,父母操碎了心,说了好几家都没有成,花了好多钱,家里也是一贫如洗。他不敢也不愿意离婚。
看得出,小伙子是爱着小燕的,而且他性格温和,善良,其实两人如果是自由恋爱,应该是很不错的一对儿。但由于小燕父亲的粗暴干涉和她的幼年创伤,让小燕有一种被卖掉的感觉,精神上受到伤害,情感上排斥这门婚姻,让这对看上去本该幸福的一对变得水火不容。而双方父母的参与,更把事情变得复杂。
我告诉小燕的“丈夫”,由于双方没有办结婚登记,所以两人的婚姻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但由于小燕父亲收了男方的4.6万元聘礼,如果因为女方的原因解除婚约,女方家有义务返还聘礼。即便两人正式结婚,婚后感情不和,离婚也属正常。再者,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在这样一个年代,让双方父母包办婚姻,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小燕是个有知识、见过世面的姑娘,她反抗这种包办婚姻于情于理都是应该支持的。
我提出两点建议给男方:要么解除婚姻,让小燕返还或分批返还聘礼;要么两人同时外出在同一个城市打工,经常见面,可以重新开始接触,让小燕感受到男方的温柔、体贴,感化她内心的坚冰,重新恋爱、结婚,真正走到一起。同时我告诉小燕的“丈夫”,要善待小燕,尊重、包容她,一来给自己和小燕一个机会,二来也可以缓解双方家长的矛盾。如果两人真的无缘,但那时两人都有经济基础,把彼此当成兄妹,小燕也要感激“丈夫”对自己的宽容,善待他的家人,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我的话让两人很动容。在我的指导和建议下,两人握手表示同意一起打工,暂时不“离婚”,重新开始给对方一次机会。
咨询结束,双方都很满意,小燕的表情和缓了好多,她的“丈夫”则一再表示感谢,两人的表情也让他们在外面等候的父母长长舒了一口气。但我认为,这是一次超出咨询范围而又无可奈何的咨询。
在农村,向小燕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他们彼此并不了解,分别在外地打工,而他们的婚姻由父母包办,情感基础非常薄弱,婚后会形成诸如婚姻、生育、赡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希望像小燕这样的逃婚的新娘过上正常、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