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读书的意义又是什么?
无数人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也有过无数个答案。然而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需要重新思考。
我们的“阅读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却没有深入地阅读过。
因为,我们只是在手机上浏览,虽然每天过目的海量信息,超过过去一个人一生的阅读量。
我们也听了很多书,却没有思考过。以前买过的很多纸质书,放在书架上,积满了灰尘,再没有打开过。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读的更多,也让我们读的更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会阅读的时代。
-01-
世界上有一群人,他们只占世界人口的0.3%,却拿走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7%的菲尔兹奖、27%的图灵奖、42%的诺依曼奖,以及1/3以上的普利策奖和1/3以上的奥斯卡奖。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他们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
你应该已经猜到了,他们是犹太人。
犹太人被誉为“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记忆的民族”以及“学习和思考的民族”。他们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传统、知识的手段,犹太人每年阅读书籍数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犹太人的孩子从小便牢记《圣经》训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犹太人有这样的习俗:当你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02-
很多人知道巴菲特有钱,想学习他投资的秘诀,巴菲却说:“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天6:45准时起床,然后花大把的时间阅读书籍、报纸、新闻……这样的习惯,从未停止过。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巴菲特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中国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巴菲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巴菲特用一生坚持阅读,坚持学习。他的成功,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是提升自己眼界和格局的最佳途径。
查理·芒格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投资者”。
-03-
为了追求工作的卓越,扩展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要阅读。
为了认识自己,为了个人的改变和成长,每个人都要阅读。
即使在休闲时光,为了欣赏一个美好的故事也要阅读。这样对心灵的影响,总抢过无休无止地刷抖音、快手,玩王者荣耀、跳一跳。
阅读,可以让你暂时进入另一个世界。《返璞归真》的作者鲁益师(C.S.Lewis,1898-1963)写道,“显然不论任何内容的阅读,都是一种脱离现况。它牵涉到心灵的暂时转移,从我们实际所处的环境移到纯綷想象或构思的空间。当我们阅读圣经或历史著作时就会发生这样的转移,而阅读想象文学也是一样。”
阅读,可以是一件愉快的事。
-04-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说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
圣经,是基督徒阅读的核心。
然而,许多人成为基督徒后,就成了“只读一本书的人”,以为那样才是尊重神的话语,殊不知认识圣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明白圣经,需要圣灵的开启,还需要“详细察看”(雅各书1:25),这就需要许多书籍的帮助。
读书,能够增加知识,能够激励生命,能够破解迷惑,能够融会贯通。
阅读,可以令一个信仰知识空白的人,更多了解信仰,懂得更多的信仰知识,从而在基督徒的路上走得更远,避免迷失与跌倒。
阅读,不一定是要你成为神学家,但至少能让你知道自己信的是什么。
基督徒传福音的时候,干巴巴地说一句“你信神吧”,已经打动不了人,也说服不了人。纵使口若悬河,别人也不一定相信。越是这邪恶淫乱的时代,越是需要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才可能带领别人。自己都看不清路,岂不把别人带到沟里去?
-05-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了。我们淹没在讯息的洪流中,却吸取不到真正的养分。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今天,你读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