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作者:谢可慧 日期:09-20 17:09 阅读:

请务必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01-

  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辩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1、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2、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亏;
  4、打回去。

  从前,我对这个课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许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人生的重心,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我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当我自己遇到“孩子被打”后,孩子自己的反应,会显得如此宽容和理解。

  前些日子,和女儿去游乐园玩。周末的游乐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澡堂,每个人都自顾自,似乎没什么交集。

  女儿很喜欢去游乐场,三岁了,孩子多的地方,似乎总是感觉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忽然间,一个男孩冲了过来,夺女儿手中的玩具,并狠狠地用手打了女儿的脸。我为什么觉得这是狠的?因为女儿的脸一下子撇了过去。

  女儿没有哭,她比我的反应更加决断和直接,她伸手打了那个小男孩,打在了那个男孩子的手臂上。

  男孩子开始大哭,我和女儿站在原地。女儿还是会胆小,不停地往我身上凑。但她知道,我从来不随意批评她,犯错需要承担责任,女儿并不是主要的过错一方。

  男孩撒泼打滚躺在地上,我和女儿站在一边,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孩子的模样,就是原生家庭的教养那种深刻的印记,是逃也逃不掉的。

  他的母亲跑了过来,抱着儿子说,是不是妹妹打了你,是不是妹妹打了你。那镜头,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在看电视剧。

  男孩子自然忘了自己伸手先打了我的女儿,只说“妹妹打我”。他的母亲一边斜着眼,一边恶狠狠地对我说:你得让你女儿道歉。

  而她似乎并没有看到,女儿脸上还有她儿子的浅浅的掌印。

  我觉得我有必要告诉她,这个事情的过程:你儿子先打了我女儿,而且打在脸上,你儿子手上的玩具就是从我女儿手上夺来的;我女儿脸上还有你儿子的手印,你可以仔细看;你儿子向我女儿道歉的话,我女儿也可以向你儿子道歉。

  那个家长斜了我一眼,抱着儿子就走。

  女儿看起来很高兴,这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啊,第一次搂着我又亲又抱。我知道,女儿喜欢我的决定。

  -02-

  说真的,这些年看到很多“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

  2015年,某个小学生因为被同桌欺负,同桌经常用笔戳她的手臂,还各种侮辱她,导致神经衰弱,不敢上学,最后严重到一听说上学,就浑身发抖。欺负她的那个学生家长是学校的一个老师,所以班主任并没有对欺负的同学做出任何处理,听之任之,一直到这件事被媒体爆出,才对欺负的同学进行管教。

  2015年,“高中女生遭同学轮番施暴不敢吱声”视频传在网上引发热议,画面中,那个女生不断地被扇耳光,却一声不吭。

  我一直觉得,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凯瑟琳·凯利·莱内曾经有一句话是:为什么童年的记忆特别真切,那是因为它们是最初的人生体验,带着某种特殊的味道。

  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这件华丽的袍子充满着时间的虱子,它们牢牢地抓着,怎么也甩不掉。

  我常常在想一句话: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而这一点,或许从孩子开始面对这个世界,就开始需要让他知道了。

  -03-

  我婆婆曾经很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在别人打了女儿之后,看到女儿冲过去还击,却从不把她拉回来。

  我说,我相信一个孩子的判断。而事实也证明,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她的人充满着好感,对伤害她的人会回击。而这又是人最初也最珍贵的棱角。

  我一直不赞成从前的教育方式,对别人的伤害要忍让,甚至要以德报怨,因为我觉得被伤害后不反抗,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恶的判断,让伤害的人知道自己不可以随意被伤害,其实就是一种本能。

  所以,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体的第一意愿,不害怕地反抗;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铠甲,让他们无处可攻;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让人得逞,但也不让人太伤。

  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

  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有经纬度的,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缩水,也不会因为你的强悍而膨胀,你要懂得游刃有余最好的方式是,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

  孩子,做一个勇敢温暖的孩子,不暖到烫伤自己,也不冷到冻伤身体,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回击。你的回击越掷地有声,你的未来更充满坦途。

  没有人可以照顾你一生,而你要学会爱着自己,从现在开始。

评论
0位读者发表评论
相关
标签:孩子
文学爱好者
本站网址:520740.com,百度搜索:文学爱好者
QQ/微信号:278429QQ群:32210770微信群
文学爱好者关于联系地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