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欧·亨利大师的《心与手》,因为与普世观点的差异,故以此文来表达一下,我埋藏已久无法倾诉的心声。
在分析之前,我认为必须要表达对大师的敬意。严复有云:“一言之立,旬月踌躇”,虽然如今的我们无法知晓大师创作这篇小说本意,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是值得我们略作推敲。
下面便是分析:
故事发生在丹佛车站的一辆由西部开往东部的列车上,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适遇往日的老友,而老友不愿道出自己的真实情况,警长便好心帮他圆了个谎,从而老友与女子发生了一段对话,后来老友离开,小说结尾有俩位旁听者揭晓答案。
一、对于女子形象分析:
1.开篇点到,这位女子偶遇老友时的“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这一部分的神态描写,足以道出女子见到年轻男子时的激动与兴奋。而后,作者描写女子开口说话“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这里便是我认为的第一处值得推敲的描写。为什么作者运用的是“让人感到”却不是“热情”或是其他直接表现她性格的词语,可能这里的暗示太过微弱,我们不妨借助文章后面:“恢复起仪态”来一起理解,个人认为“仪态”表明了女子受到过良好的礼仪教育,并从“大使”这个文章中略微提到的词,就可以推断出女子的社会地位较高,从而“让人感到”便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女子,对于那些与其交际不深的人甚至在工作时会在内心外围一堵墙,而在面对文中的老朋友时才真正敞开心扉,与男子尽情沟通,这在后文作者写女子“坦率自然”也可略知一二。
而后当女子看到年轻男子手上的手铐时,所表现出的恐惧与难过,更能体现出女子对往日朋友那份情感的追溯。
2.随着交谈的进行,作者写出“姑娘兴奋地说”,第二个疑点来了,或许我们可以把下文“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放在一起。女子兴奋地说,难道是因为“大使”而兴奋么?我个人认为不是的,这可以在“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一道了”知晓,重点在后面,“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麽,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同时姑娘的目光便再次来到了手铐,个人认为如此衔接,作者的目的并非要表现姑娘对谁是罪犯的疑惑,我想更多的表现了她对西部的向往和对新鲜事物好奇心理。如若不信,下面有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的说着,眼光温柔的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的告诉他”.这一连串的细节描写,给我们带来了第三个问点,首先,在我看来,“姑娘不在意的说”可能并非形容说出的话的随意,而是对年轻男子的随意,她并没有在意男子所说的话的内容(在此分析到这,下文有承接)后面一连串的描写,则体现出了神色的温和,就像对待自己最心爱的物品一样,借助她所说的内容,“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明确的表明了女子的立场:即对老友一如既往的信任和不灭的情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金钱的厌倦。
到这关于女子的形象总结基本完毕,下面的分析,会将在这个位置不方便说的要点补充上。
二、对于年轻男子形象的分析:
我想男子形象中,见到女子的慌乱以及对于自己身份的掩饰,都会理解到同一点,在此只说一些不同:
1.开篇男子登台的描写,“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以及下文女子借“大使”所提到的人物背景,非常重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位事业有成而又英俊潇洒的年轻人,作者如此精妙的安排增加了文章的不确定性,但是,他的犯罪就值得我们来思考一下了:在女子多次的暗示中,让我们在深思男子到底为何而坠入法网的?紧接着,男子脸上“迟钝的微笑”,为什么要用这个形容词?这个词站在姑娘的角度来看的话,变成了我从一开始便知道你的老底,你却一味的掩饰不曾察觉。紧接着最后,女子所问“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在原先看来,可能仅仅是老朋友间告别的寒暄,而如今我们看来便有了更深的含义,那种留恋而又惋惜的情愫。反而更衬托出男子往日的潇洒与辉煌。
2.男子站起身来,准备告别,并轻声的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作者特意写“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充分体现了年轻男子的无奈和沉稳。
三、对于真正警长的形象分析:
1.“他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的察看着姑娘的表情,”对这的理解想必很多人能够猜到他就是警长,但我想说的是,警长一直在观察从而帮助年轻男子解围,这种体谅之心我承认,但对于如此机敏的警长,对于整段谈话打断的时机,就值得我们去琢磨。
打断之时,是在女子说“但人们常在这点上犯错,并执迷不悟地-——”“破折号”警长打断了,为何这时打断?作者的用意何在?让人禁不住要回味作者的良苦用心,从而把一个锐利机敏.善解人意的警长展示的淋漓尽致。
四、对中心主题的分析:
大家公认的主题是警长的善解人意。
但个人认为没有这样简单,一位身居高位且腰缠万贯的女子,平时可能只能以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面目来面对世界,而在列车上遇到了久违的好友,却看到了好友因罪落网,(可能会有人认为女子既然知道了男子的身份,为什么会有下面的对话呢)那种怅然若失无人倾诉的她,虽然明白既成的事实,却义无反顾的将向往自由生活的心声向其倾吐。姑娘温柔的眼光,坦率自然,毫不掩饰的“我喜爱西部”的一句话,把女子的爱慕之情展现的一览无余。
所以在我看来本篇小说,不仅仅是歌颂人心的善良,更是讽刺哪些重利重权之人对所想获得东西的不择手段,突出了女子的纯真善良。
而文章最后的两位旁听者的对话,则是为了给绕的云里雾里的读者,一个清晰地答案,年轻的男人,他就是罪犯。对于题目“手”牵动着整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作为题目无可厚非,而“心”当然并非只有警长的善意之心,更多的则是年轻男子的功利之心与女子纯真之心的对比。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见解,时间关系,可能考虑不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最后再对大师欧·亨利,献上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