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快要6年了,他无数次地潜入深海,在黑暗无边的海中,寻找自己失踪的妻子。要怀揣着多深的爱意,才能如此坚持?
2011年3月11日,那一天是星期五,高松康夫和平日一样,开车送妻子高松裕子去上班,紧接着送岳母去医院做检查。他刚到医院的门口,9级大地震毫无预兆地袭来,而且持续了整整6分钟。
高松康夫立刻开车回去,一路通过收音机了解灾情,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发来了平安信息,女儿也在一处避难所找到,唯独无法联系上妻子。
直到下午3点,康夫收到妻子的信息:“你安全吗?我想回家。”由于当天道路被完全封锁,康夫无法去到妻子工作的銀行。
第二天一早,他赶到避难所,目击者却告诉他,大家爬上楼顶,短短几分钟,海水就吞噬了大楼,所有人都被海啸巨浪卷走了。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整个人几乎无法站立,海啸带走的不只是裕子,还有我身体里的全部力气。”
一个月后,在银行废墟中,康夫发现了妻子的手机,里面还有一条没发出的短信:“海啸好可怕。”
“你安全吗?我想回家。”每当看到妻子发的这条短信,康夫的心就蓦然作痛。尤其是当银行废墟中的尸体,一具又一具地被人们挖出来后,每一个“别人的死亡”,都像一把电钻钻入他的胸腔,把里面的悲恸和绝望搅在一起。
他不敢想象,如果下一具尸体,就是自己的妻子,该如何面对。那些天,他强忍着悲痛,同时怀揣着无限的希望,走过陆地、山林、海岸线,对所有可能的地点进行地毯式搜索,但妻子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两人相遇时,裕子才26岁,那时的裕子美丽、温柔,喜欢古典乐和水彩画,两人接触时间没多久,康夫就毫无保留地爱上了她。
多年来,夫妻感情十分要好,虽然偶尔也会拌拌嘴,但在彼此的生命之中,不知给予了多少抚慰和支持。
在寻找妻子的过程中,康夫偶尔回想那些岁月,便一个人望着茫茫海面感叹:“裕子,如若我没有遇到你,那样的人生该有多么无聊,我哪里会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那样幸福的瞬间。”
每当翻出妻子的手机,看到那条未能发出的信息,“海啸好可怕”几个字映入眼帘,康夫便能深深体会到妻子的想法。
“她当时一定想赶紧回家,见到我和女儿,无论事后如何,当时肯定只有这样一个心愿。”
康夫发誓要找到妻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康夫看到,日本海上护卫队的潜水员,在寻找失踪人员,他就想,“如果我也这样做,也许可以把裕子带回家”。于是他将目标转向海底。
2013年,56岁高龄的他,报名开始学习潜水。
他联系到潜水教练:“我已经年过半百了,对潜水并没什么兴趣,只是希望找到我的妻子。”
跟着教练培训了3天后,他拿到了初学者潜水执照。在海里,他试着穿戴面罩,学着判断浮力,练习使用绳索……
但一切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水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有许多的禁区和渔区。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很多区域要反复搜寻好几遍,那些情况复杂的水域,必须请专业警卫队帮忙。
起初,他每月只能下潜一次,每一次深入这片悲伤的海域,在光线昏暗的海底搜寻,康夫内心的痛苦无人能够体会。
每一次下潜都怀着无限希望,每一次出水都满身疲惫和悲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潜越深,一年后,可以潜到80英尺(约24米),最深一次纪录是85英尺(约25.9米)。他在这个深度,他可以坚持10分钟。在2014年获得国家潜水证,潜入海底清理废墟,寻找自己的妻子。
他学会了清理海上残骸,学会了如何救起海底溺水者,甚至学会了如何取回遗体。
每一次下潜,他都祈祷,哪怕能找到任何一件与妻子有关的东西也好。但是这微小的愿望从未实现,他只能一次次深入海底,从不放弃,不断寻找。
每次进入海底的一刹那,康夫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连接着死亡的灰色地带,在那里,他恍惚能听见失踪者的细语,也仿佛能感知到妻子的存在,一步一步向她靠近。
在寻找过程中,康夫认识了成田正明,一家鱼类加工厂的经理。正明已经57岁,女儿惠美,和康夫的妻子是银行同事。
海啸过去后,女儿下落不明,正明便决定与康夫一起潜入海底,寻找失踪亲人的遗体。妻子对此感到十分不安,担心丈夫在水下遭遇不测。
但成田正明告诉妻子:“在找到惠美的遗体之前,我坚信女儿还活着,如果我也离去,请把我的骨灰撒在海里。”
妻子非常理解丈夫:“我很感激我的丈夫,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女儿,我知道海下搜寻很困难,但是只要有一点线索,对我们来说都是希望。她是我唯一的孩子,今年应该31岁了。灾难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惠美并不是生来就应该沉睡在冰冷的海底,我们至少该把她送到温暖的床上。”
她舍不得注销女儿的电话号码,这是她与惠美最后的联系,每天都还在给女儿发短信:“对不起,妈妈对不起……”
就这样,两个老人,一个找妻子,一个找女儿,两人每个月潜入深海两次,截至2016年年初,康夫就累计潜水110多次。
总有新的遗体被不断地找到,看到认领家属悲伤的样子,康夫常常一个人躲在远处哭泣。
不止一次有家属对他说:“能找到遗体已经不错了。但找到遗体后,仍然感觉痛苦。遗体没找着之前,我们一直抱有希望,现在就只剩下绝望了。”
希望也好,绝望也罢,康夫不愿意再细想什么,他只是一次次潜入海底,一去就是将近50分钟,不光寻找遗体,任何细微的东西,哪怕一把钥匙,一串珠宝,他都不会放过。
事到如今,他和正明心里都很清楚,人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必须保持着找到什么的念头,如此才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我知道这有多么困难,”康夫说,“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我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找下去。我感到,潜入海里的时候,是我与她最靠近的时候。”
有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高松康夫的故事后,为他写了首曲子《高松裕子》,一段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钢琴独奏。高松时常拿出来听,无论是上网、运动、睡觉,都让这段旋律围绕在周身。
曾经有人问康夫:“是不是听这首曲子,就会想起往日的时光?”康夫回答说:“我没有想起往事,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淡忘。”
闲下来时,他会翻出妻子的手机,看到那句“我想回家”时,身体又会充满勇气和力量,无论如何,要带妻子回家。
讲述这个故事时,在我的脑海之中,一直浮现着康夫潜水的身影。
那是何等孤独的身影啊,一个人被无边、昏暗的海水包裹,但因为有着强大的爱与决心,无论海底有多么不可预测的危险,还是毅然地、不断地寻找。
其实康夫苦苦追寻的,又何止妻子的遗体本身,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幸存者,必须寻找的生活意义。
就像康夫自己说的:“我没有办法,只能继续。”因为如果不继续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几近荒凉。
哪怕明知可能一生都找不到,明知找到遗体会更加绝望,还是要以十足的勇气潜入深海,去寻觅爱人,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潜入海面以下,追随的不只是比海更深的爱,也是自我前行的动力。
村上曾经说过:“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件极其宝贵的东西,即便它遭受了致命的损毁,也要努力寻找,否则的话,生之意义就不复存在。”
每个人,面对变幻无常的生命,都不得不要有康夫这样的姿态,别无选择,唯有不断追寻。在追寻的路上,借爱前行,成就勇气、力量和决心。
这是抵抗绝望的最好方式。